首页 最新招聘 最新简历 HR工具箱 职业指导 培训信息 会员中心

做人力资源应该具备哪些性格特质?

人力资源类的工作,一般我们可以分为In-House HR(就是平常看到的在一个企业里专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和Consulting(比如咨询、猎头、培训等)。

根据问题,应该问的是第一类,也就是In-House HR(以下简称HR)。HR应该说根据企业不同,有非常多不同类型的人,性格也多样化。

如果说性格的话,一个是坚韧,另一个是对人有较强的感知度并且喜欢与人交流。其实只需要具备这两点,就合适,至于能不能做好,下面做一点补充--

初级阶段(HR专员、主管)
1. 谨慎和耐心。主要是书面化的工作为主,要足够耐心;按照既定的流程走,谨慎细致就不会出大错,一般在这个阶段企业也不抱着很大的期望。
2. 沟通。需要跟不同部门打交道,手上又没权力,地位不高,人家不爱鸟你,如何把他们搞定配合工作,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
3. 悟性。HR工作易学难精,人这个指标又是最难衡量和把握的,如果在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悟性,以后也难有成就
4. 积极。你可以安安稳稳工作,不出大错也出不了成绩,初级阶段大部分人表现在明面上差别不明显,如何显得出你来?

中级阶段(HR经理)
1. 逻辑性。这个逻辑性还包括了系统性,能够从全局角度把整个企业的人力流程理顺。
2. 个人魅力。跟人打交道,气势不对就先弱了三分
3. 协调性。其实这个可以放在初级阶段,但在中级阶段作用更明显。需要把上层意见和全公司员工意识统一起来,有时候会变成夹心饼,两边不是人
4. 感知度。对人的情绪变化能够迅速察觉,对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迅速做出判断
5. 能翻脸。大部分的HR经理都看起来很善良很亲和,但有时候不得不扮黑脸,翻脸不认人也是一门必修课,例如面对裁员之类的问题,即便HR心里千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遵守高层的命令,显然笑容在这个时候并不怎么适用

高级阶段(HR总监及VP)

到这个阶段已经不能再具体分了,简单地说就是为未来做准备或者在做一些需要数年才能见到效果的事情,除了前面的所有积累之外,需要具备的就是坚韧的性格和足够的魄力。


按惯例先界定回答问题的角度。
所谓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人总是先有态度,有了态度自然就会衍生行为方式,然后根据行为的结果再调整态度。所以我主要从态度角度解答。
那么HR从业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观念呢,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1、 人是一切的核心
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任何一个企业不是由机器、资本组成而是由人组成。
2、 人是有价值的
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的组合企业资源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如果企业选择了合适的方式对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人能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产品和财富。
3、 人是可以信任的
了解信任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如果人不值得信任那么组织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人力资源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建立和维护企业中人与人的信任,有了信任才存在分工、协作,有了分工、协作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这种信任不是坐在象牙塔里的相信人,而如果被欺骗以后再也不敢信任。而是经历过欺骗、背叛,仍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值得信任的。
4、 员工和企业存在双赢的可能
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不是对立面而是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而协调双方追求这种双赢就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所在。
5、 人是有限理性的
人既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全无理性,而是有限理性。引导人们平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达成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就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


对以上5个理念的认可,正是人力资源类(HR)类工作的态度基础,很多HR从业者工作了很多年发现很迷茫很难走到更高的位置,就是因为从根源上对以上5个理念中的1个或几个并不认同。
这是价值观问题没有对错之分,但不认同这些观念的人我觉得确实很难在HR职业上走到高位。
很多人反感坐而论道,更关注具体的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成功学盛行的原因。我觉得这与其说是务实不如说是懒得思考,懒得剖析自己。我坚持认为没有理念支撑的行为是不可能持久的,比如我们听到无数“金玉良言”:不要抱怨、要努力工作、要好好学习、要学会感恩、要爱护环境。这些正能量的标语和温暖的鸡汤小故事究竟改变了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