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阶段已经不能再具体分了,简单地说就是为未来做准备或者在做一些需要数年才能见到效果的事情,除了前面的所有积累之外,需要具备的就是坚韧的性格和足够的魄力。
按惯例先界定回答问题的角度。
所谓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人总是先有态度,有了态度自然就会衍生行为方式,然后根据行为的结果再调整态度。所以我主要从态度角度解答。
那么HR从业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观念呢,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1、 人是一切的核心
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任何一个企业不是由机器、资本组成而是由人组成。
2、 人是有价值的
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的组合企业资源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如果企业选择了合适的方式对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人能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产品和财富。
3、 人是可以信任的
了解信任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如果人不值得信任那么组织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人力资源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建立和维护企业中人与人的信任,有了信任才存在分工、协作,有了分工、协作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这种信任不是坐在象牙塔里的相信人,而如果被欺骗以后再也不敢信任。而是经历过欺骗、背叛,仍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值得信任的。
4、 员工和企业存在双赢的可能
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不是对立面而是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而协调双方追求这种双赢就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所在。
5、 人是有限理性的
人既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全无理性,而是有限理性。引导人们平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达成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就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
对以上5个理念的认可,正是人力资源类(HR)类工作的态度基础,很多HR从业者工作了很多年发现很迷茫很难走到更高的位置,就是因为从根源上对以上5个理念中的1个或几个并不认同。
这是价值观问题没有对错之分,但不认同这些观念的人我觉得确实很难在HR职业上走到高位。
很多人反感坐而论道,更关注具体的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成功学盛行的原因。我觉得这与其说是务实不如说是懒得思考,懒得剖析自己。我坚持认为没有理念支撑的行为是不可能持久的,比如我们听到无数“金玉良言”:不要抱怨、要努力工作、要好好学习、要学会感恩、要爱护环境。这些正能量的标语和温暖的鸡汤小故事究竟改变了多少人呢?